【知音•小荷育才工程】蔡甸法院召开第四期知音法官讲堂暨第三期案例分享会
2025-06-16 14:56:07
5月22日晚,蔡甸法院举办第四期知音法官讲堂暨第三期案例分享会,院领导、全体员额法官及法官助理齐聚一堂,通过案例分享和经验交流,共同提升审判实务能力,促进司法公正与效率。
立案庭法官兰望宏以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为样本,深入剖析了举证责任的分配以及法律关系的认定,强调审理民间借贷案件时,要利用“穿透式思维”探究当事人真实的法律关系和借贷合意,回归交易本质,为同类案件审理提供了有益参考。
民一庭副庭长韩丹选取一起标的额较大的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从“如我在诉”的司法理念出发,系统梳理了损害赔偿案件审理难点,并指出此类案件不仅是法律问题,更关乎民生,既要严守法律底线,更要创新工作方法,确保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民一庭副庭长罗英结合家事审判实践,重点介绍了家庭教育令等新型司法措施的运用,展示了如何在家事纠纷中构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长效机制,体现了司法裁判的社会治理效能。
民一庭庭长姚洪亮以三起关联的劳务合同纠纷案件为切入点,详细解构了虚假诉讼的识别方法,分享了“抽丝剥茧”式的事实查明技巧,为防范虚假诉讼风险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
专家室法官张继林则是以“陌生人之间能否构成劳务关系”这一问题为引,通过案例生动阐释了新型用工关系的特点,他指出,现代社会经济合作的半径已大大拓展,劳务合作的基础已不单单是个人间的熟悉与信任,而是法律所构建的权利义务体系,作为法院工作人员既要有迎接新挑战的昂扬斗志,更要主动学习提升应对问题的本领。
法官助理吕凡和李慧然分别从“两个效果统一”“法律关系定性”“庭审询问技巧”等维度,分享了参与案件办理的实践心得,展现了青年法律人的专业思考。
总结点评环节,党组成员、副院长刘庆荣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善用“他山之石”,在比较借鉴中提升审判质量;二是要“充分挖潜”,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充分挖掘各类司法资源潜力;三是要“强化协同”,打破壁垒形成工作合力。她强调,全院干警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将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提升审判质效的强大动力。
本次分享会通过典型案例的深入研讨,为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审判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蔡甸法院将持续推进学习型法院建设,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知音•小荷育才工程】蔡甸法院召开第四期知音法官讲堂暨第三期案例分享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